8月1日17时50分,一列满载着日用百货、服装面料、电器零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出,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,标志着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(中亚)班列累计突破3万列,为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。
记者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,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西通道的重要枢纽节点,自2016年3月19日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,年开行数量屡创新高。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(中亚)班列从2016年的386列增长至2022年的7000余列;商品种类从服装鞋靴增加到日用百货、机械设备等200多种;辐射区域从较初的2个国家、3个城市,拓展到如今通达18个国家和地区、45座城市,累计开行班列线路多达77条,有力**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。
新疆铁路部门通过优化运输组织,实施口岸扩能改造,助力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。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员冯山涛介绍,面对中欧班列旺盛的运输需求,铁路部门2020年完成口岸站扩能改造,场区内新增货物换装线1对,新增、延长到发线10条,班列运输组织能力提升30%以上。
同时,霍尔果斯站根据班列开行方案合理安排列车解编、车辆取送及到发线运用,推行译票审核、调车计划传达等作业环节前置,实现列车接发、车辆解编、货物装卸等作业有序衔接,提高了宽准轨列车周转率。
“我们积极推行‘准换宽’作业试点,做好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运输组织,目前已形成高效快捷的常态化运输模式。”冯山涛说,今年前7月,车站进出境中欧(中亚)班列实现了日均21列常态化开行。
据统计,自今年3月起,霍尔果斯站月度班列通行数量均保持在600列以上。越来越多的日用百货、机电设备、电子产品等“中国制造”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走向中亚、欧洲市场。
今年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,围绕推进中国—中亚铁路运输,新疆铁路部门加强了中亚方向货源组织力度,今年出口中亚五国的商品车、机械设备运量增长。同时,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,增加回程班列开行规模,在助力“中国制造”走出**的同时,回程班列带来粮食、棉纱、铝锭、饲料等货物,班列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,促进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各国贸易蓬勃发展。